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壶中胜境 · 商业中庭的科技国风微缩园林

2025-07-14 发布
首页 / 设计类 42 0 0

上海喜随

积分:35

私信

本帖最后由 上海喜随 于 2025-7-16 17:03 编辑

在南京最繁华的地带,654 平米两层通高的商业空间。业主找到我们,希望设计一处以《陋室铭》为主题,古风与机械交织的中庭观光空间。







场地位于南京秦淮区商业最繁华的新街口附近,JLC 金陵中环的 L5-L6 层,一整面落地玻璃朝向人潮涌动的街区。一千两百年以前,唐代诗人刘禹锡为彼时的金陵,写下了著名的《金陵五题》五首七绝组诗。其中一首传唱千古的《乌衣巷》,便取自秦淮河畔: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当年豪门旺族特有的兴盛,如今已然变为了百姓民间的市井繁华。


只是繁华的终点未必是歌舞升平,古代先贤们于案牍丝竹之外,将内心放置在了超脱物质追求的精神栖养之所。相比于外在的诱惑纷扰,“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同样出自诗人刘禹锡的名作《陋室铭》,则愈加强调出内在品性的珍贵。


如今,在人气旺盛的顶级都市商圈里,以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为引,营造一处“渔樵耕读”的田园归隐画卷,是我们接到的设计委托目标。


01 「小小世界」画外视角俯瞰众生之相


△场地范围

在654平米的室内中庭空间里,要实现田园山水的空间场景画卷效果,同时业主提出希望加入机械人偶装置,在传统的空间里体现机械科技的现代对撞。


于是设计的策略指向了微缩尺度的小小世界。


移日月星辰,山林幽谷,田园江河,于一方寸之间,是曰壶中有洞天。


如何以微缩的场景,保留传统的山水意境,又能将游人和机械人偶装置容纳进来,游客的体验参观流线与人偶的动态展示场景不相冲突。这是相当罕有的一次设计尝试。


△立面概念草图

面向城市窗景的主立面上,天地山水起伏相接,形成亦是自然,亦如幻境的画面场景。



△ 手工推敲模型 - 2023.05.24
材料 - 轻质粘土、模型沙;比例:1:200



△ 鸟瞰概念草图


空间上将600平的Openlab中庭空间,设计划分为陋室、田园、荷塘、山林、幽谷、江河,六大山水田园背景的宏观微缩场景。不同空间里则有机械动态人偶演绎不同的历史典故。人偶大小经过再三设计考虑,希望能以三分之一真人比例的微缩尺度,更加融入这个微观世界场景。



△ 平面概念草图

平面上则以山峦为宇,江河为径。微缩世界的大江大河,正好作为游客的主要通行道路,接引参观者踏足这个微缩天地,以画外视角,俯察众生之相。


02 「壶中胜境」机械国风营造微缩天地


△ 国风场景氛围手绘稿


△ 建成效果对比


设计的独特微观视角,借鉴了以《清明上河图》为典型的传统国画技法。散点式的布局将细微场景在一面宏大的画卷上全景展开。远观是山水起伏的天地轮廓,中观是屋檐茅舍、松林巨石,近景则见人物鸟兽穿梭其间。


但由于机械人偶设备需要与游客保持避让距离,而场景的完整性和元素统一性又是设计需要考虑的重点。因此设计对空间进行了两条流线的划分,一条为真人尺度的行人流线,一条为微缩尺度的机械人偶流线。两条流线视线交织,但路径各自独立,空间上进行了谨慎的避让。既能允许游客近距离参观,又能防止误触机械设备。




△ 观棋烂柯场景的概念草图与完成效果

游客通行道路的两侧,进行了抬高隔挡。确保游客和人偶两条路线近在咫尺又互相独立。




【水帘仙境】模拟山林间的溪流瀑布,增添水声体验,同时调节了室内环境湿度,为真实植物提供有利的生存条件。



【百尺飞虹】为人偶尺度设计的山间拱桥。原设计为石拱桥,落地阶段调整为了木桥。


其他一些重点设计场景,后期甲方团队出于对工期成本等多方面因素的考虑,深化阶段的推进转变为落地制作团队JIN ARTS肖进艺术完全接手,深化过程涉及到较大量的变化调整,因而设计阶段的场景概念仅是部分有所保留。




概念场景1:观棋烂柯(建成)


概念场景2:曲水流觞(取消)


概念场景3:水帘仙境(建成)


概念场景4:别有洞天(取消)


概念场景5:洞天石窟(取消)


概念场景6:幽谷听风 (建成)

△ 部分原设计场景概念手稿 -2023.06.12


03 植物营造-中式盆景艺术的巧妙合拍

植物造景方面,甲方请来了上海蛮石营造-MOOOONS团队,作为方案阶段的种植设计和智慧管养系统顾问。


△ 图片来源网络

植物营造的氛围意向,取法于唐伯虎、沈周、倪云林等山水名家的画作。在微缩空间尺度要突出真山真水的辽阔感,对植物特型品种的选取尤为关键。而此时中国传统盆景艺术,又以其“缩地成寸、小中见大”的艺术特质,恰到好处地与整个场景的微缩尺度形成了契合。


△ 部分具有小中见大效果的盆景造型植物


△ 过程研究方案:仿真巨石装置化,作为植物生长需要的基质


真实植物的室内呈现,又需要针对不同植物习性,进行科学细致的补光,通风,控温,水肥控制,以及监控传感等系统化地智慧管养设计则需要结合植物需求,提出环流风机,补光灯等的隐蔽方案。事实上,包括人造雪,水雾系统,风环境系统,音响系统等等的布置点位及隐蔽设计,都在方案考虑范围之内。实际落地阶段,植物的管养维护体系由后期落地团队负责,具体实施和调整情况以最终现场完成效果为准。








△ 部分种植空间设计内容©蛮石营造









△ 综合深化落地 & 人偶设计制作 ©JIN ARTS肖进艺术;园林深化施工©顺景园林


04 宏大照明下的天地呈现

天花板最初设想是倒悬的镜像园林,体现极致的奇幻色彩,后因吊顶预留荷载不足等问题简洁化处理。功能层面需要考虑消防喷淋头的隐蔽式设计,照明,以及剧目展演时的星光效果。同时,出于对光线整体性的考虑,设计提出可考虑宏大的整体照明,营造自然光穿透云层,普照大地的效果。



△ 山水画中表达的阳光普照氛围,万物统一的明暗对比角度,加强了场景的宏大性(图片来源网络)



△ 通过设计编程灯光阵列的明暗值,模拟随时间而变化的阳光照射角






方案设计阶段,阵列灯光模拟不同时刻天光的宏大整体照明,协助场地植物补光。吊顶密布大小圆孔以实现消防喷淋头的隐蔽以及特殊夜景下的星光效果。层层上升的曲线穹顶呼应地面模拟江河的铺装曲线。



实际落地效果,地面铺装形式有所变化,吊顶所承载的功能内容,相比设计阶段更为复杂。


05 机械人偶与中华典故

动态场景的设计,需要考虑整体视觉平衡和主次关系。因为静态场景中的运动元素会被格外突显,成为极易引人注意的视觉焦点。如果处理失当,会容易颠倒画面主次,将人的目光引向细碎浮躁而非整体安定的方向。而如果平衡得当,则能够在整体宏观视角之下注入生命感,让场景鲜活起来。


机械人偶作为场景间的动态点睛之笔,同样也起着承载文化典故的作用。在华夏这片文化土壤之上,经典故事的具现化,尤为能引起传统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共鸣。


比如人们耳熟能详的:



【牧童骑牛】——“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寒江垂钓】——“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陋室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以及具有寻仙色彩的【观棋烂柯】——

“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 质起视,斧柯尽烂。既归,无复时人。”——南朝梁  任昉《述异记》



禅宗初祖达摩祖师东渡中土,留下的传奇故事【一苇渡江】——


“达摩和梁武帝对话后,梁武帝深感懊悔,得知达摩离去的消息后,马上派人骑骡追赶。追到幕府山中段时,两边山峰突然闭合,一行人被夹在两峰之间。达摩正走到江边,看见有人赶来,就在江边折了一根芦苇投入江中,化作一叶扁舟,飘然过江。”


JIN ARTS肖进艺术团队将影视道具,机械动态方面的视觉效果进行了突破性的传达呈现。在微缩比例的人偶造型中隐藏细小的机械电机,落地在商业环境空间,技术及应用层面均是相当重要的突破。


06 都市之中的隐修文化缩影

王安石在《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写下:“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以古都南京为例,寓意世间万物的变化兴衰,遵循着无常的规律。如今重回太平治世,固然有幸,然而通达之人能够在物质资源丰富的当下,不为物喜,不为己悲。回归内心自在田园,于闹市之中,独享一份不被搅扰的洒脱宁静。


壶中胜境(官方案名Open Garden)作为繁华都市之间设立的陋室与园林,同样也是一处调心之所,提醒之所。其本身安静沉浸的空间属性,给人心带来平和与收摄。其展现的“众生相”与“画外观”的设计视角,指引人跳出自我束缚,以更高的视角观察和觉照芸芸众生,世界大千。


实际游园体验其中,又不同于赏析山水画作。游园是置身于场景之内,其中“画外观”的视角,又引导人不附着在形相本身,而是跳出幻境,俯察于故事之外。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谓“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说的便是如此了。











07 项目的价值

设计以刘禹锡《陋室铭》为文化内核,在 654 平米室内空间中践行 “微缩造景” 理念。以 “江河为径、山峦为宇” 规划中庭空间,并融入盆景植物造景与智慧管养系统理念,以灯光模拟天光变化,古风意境与现代科技的碰撞融合,让微缩园林于商业空间中自然呈现。

项目在文化传承与美学表达上独具创新。以 “缩地成寸、小中见大” 的盆景艺术呼应微缩场景,机械科技让传统典故 “活” 起来,实现古风意境与现代技术的对话。唤起人们对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精神追求的共鸣,在都市繁华中构建文化归隐的精神栖养之所。

作为商业中庭 “古风 + 机械” 微缩园林的创新实践,突破传统商业空间设计边界,为文化主题商业场景打造提供新思路。其在空间尺度把控、文化元素转译、科技与传统融合等方面的探索,为行业在商业空间中植入文化内涵、提升体验价值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范例。

使用道具 举报

上海喜随

积分:35

私信

全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