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蜀园林经历从古蜀先秦至今的物质与文化积淀,形成了独特的空间结构与文化风俗。作为西蜀文化与精神的载体,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还蕴涵着丰富的美学文化,更是表现出了鲜明的地域特征,从而表达了西蜀人民对理想生活的追求。目前,西蜀园林的研究还尚处于初级阶段,且多偏重于历史记载、民间工艺描述、建筑空间布局以及造园手法剖析等方面的主观描述与评估。由于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局限,甚少从科学、量化的角度对其进行客观性的研究,从而难免受人类主观感性认识的影响,导致研究成果缺乏一定的客观性与科学性评价。本文通过“空间句法”方法研究西蜀园林纯粹空间本身,在很大程度上排除了非空间因素及人的主观感受,保证了结果的客观性与真实性。 首先,本文基于空间句法公司研究Harrods时给出的解释,对西蜀园林“可视层”与“可行层”做出了界定,并通过Depth map软件进行量化,运用图示方法更加清晰地分析了西蜀园林空间。而在对西蜀园林造园要素建筑、山石、水体、植物及结合实体中介等进行调研归纳整理时,先从可视层面对空间进行大量相关变量运算,再将运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究了造园要素对空间视线的影响力,以及与园林空间的内在构形关系。进而将可视层与可行层空间量化结果进行对比,研究了不同层面上各空间节点的关系并总结了西蜀园林空间特征。 其次,本文进一步结合空间句法理论基础与方法,对西蜀名园作了简单地分析和筛选,最终选择西蜀园林的典型代表之一——“杜甫草堂”作为验证与研究的对象,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证调查。在理论研究部分,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对场地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将其平面图按1:1比例矢量化并绘制平面模型,接着从可视层以及可行层对草堂空间进行大量相关变量运算,得到可见图解的图示分析与量化数值,并用具体的数字量化空间结构。而在实证调查部分,则基于对游客活动行为的实地观察,在园中比较均衡的选取40个卡口位置,以此统计游客的人流分布量,并记录游客活动行为的特征与模式。最后将调研结果与量化分析结果作对比验证,从而探寻了园林空间组构、视觉关系与游园行为之间的内在关系。 总的来说,本文不仅从更科学、更严谨、更客观以及更理性的角度,对空间句法技术可行性提出了改造建议,提炼了其应用于西蜀园林空间的适用方式,还进一步探讨了继承和发展西蜀古典园林的优秀设计思想和造园手法的新方法。因此,这不仅能为西蜀园林空间分析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还能为当代西蜀园林实践提供多维视角和设计分析手法,最终得出继承和发展西蜀园林的新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