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互联网+”变革等话题是近一两年内的热点话题。论文以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以互联网时代的技术和思维为切入点,运用文献检索法、资料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大数据分析法,剖析了互联网时代下公共空间变化原因以及在公共空间规划设计中的应对策略,得出结果如下: (1)回顾以往技术革命与设计思潮,指出技术变革与思维产生具有同一性,不同时期的技术造就不同空间形态;运用跨界思维,分析了速度和消费这两个要素对公共空间的改变:高速模糊了人对时空的认知,削弱了空间的叙事性体验,但速度使人出行范围扩大,重新定义了空间功能的单一化与多样性;消费文化盛行使空间作为消费品满足人不同需求、不同方面的活动和体验,公共空间和生活被奇观堆积;运用用户思维分析了公共空间在设计过程要平等,在功能上要开放。 (2)互联网技术产品影响公共空间中人的行为与认知,影响公共生活,虚拟空间提供了无限可能性,使偶发性交往活动更高频率地发生,取代了实体公共空间作为媒介的作用,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使实体公共空间仅作为容纳活动的场所;传统公共空间走向衰弱,虚拟空间快速发展使弱关系成为公共空间与公共生活的基本背景。 (4)承接上文应对策略,运用了基于大数据采集的热力地图法,分析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校园公共空间中人的时空间行为。数据反映了校园功能划分较为合理,大部分空间满足了学生的日常性活动。在景观空间中,线性通道空间占主导,使用率和活跃度最高,应该成为将来校园空间改造的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