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 以理想化为目的的传统城市规划思路往往难以应对错综复杂的旧社区更新,以“微更新”为主要规划思路的更新方法成为当前众多学界研究的热点。与传统城市规划理论相比, “自下而上”的微更新思路成为当前大城市旧社区更新较为成功的模式。 本项目对于上海市四川北路的微更新采取触媒、分时共享潮汐街道、慢行系统三个策略。 一、 文化街区:文化触媒理念应用 项目把文化触媒与传统街区微更新运作相结合,体现出构建传统街区真实的叙事网络与提升传统街区微更新的易实施性与有效性。传统街区的价值恰恰在于其丰富的传统生活多 样的文化内涵,因此传统街区微更新方法的探索不应仅停留在物质空间更新的层面,需重视传统街区文化内涵的复杂性,从软质的层面提出更新策略。 二、 共享街区:分时共享潮汐街道 关注各类人群在街道空间中使用和活动体验,形成四川北路生活性街道设计方案,并且在现阶段技术可行基础上,探索加入智慧街道设计方法,通过对全天街道流量的统计将其划分为不同属性的时间段。对此提出街道分时使用的策略:繁忙时段是以通勤为主的高效街道,提高流通性;空闲时段是以休闲为主的幸福街道,提高停留性。利用智能监测系统和升降桩、升降外摆实现不同时段对街道空间的限定。 三、慢行街区:街区慢行系统重构 将城市层面的慢行系统空间划分为慢行核—慢行岛—慢行廊道。针对社区层面的慢行空间体系解读,社区慢行系统分别为容纳社区交往空间的慢行核、联系不同类型的微空间慢行路径及容纳不同微空间功能片区的社区慢行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