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陆路交通逐渐取代水路运输,仅有348省道连接着汕昆高速打通着鱼咀村与外界得联系,使得鱼咀村交通便利性大大下降。纵使周边环山傍水,景色优美,但是鱼咀村仍然失去了商贸中转站的地位且经济逐渐衰弱。由于山水格局的独特地形,易受山洪和江水上涨影响,鱼咀村大片耕地和部分民居连年遭遇水害侵袭,当地农作物几乎绝收,村子里的劳动力外流更加严重。鱼咀村在2015年成为广东省定贫困村。
“空心化”加剧了鱼咀村的贫困程度,前几年,村里只剩四五十人居住,且多数是老人和小孩,青壮年们只有逢年过节才会回来看看。大片农田被闲置,部分房屋被废弃,在长年的风吹雨打中逐渐破败、倒塌。
2017年底,碧桂园集团派驻专职帮扶小组进驻鱼咀村,采用与鱼咀村地方联手的方式,探索脱贫之道,在2018年3月,鱼咀古村文旅项目正式启动,几个月后,村子的变化超过了所有人的想象。
二、构建
英德市鱼咀村碧乡文旅美丽乡村改造项目属于国家扶贫项目,该村用地性质丰富,景观资源充足。
鱼咀村周边环境分析
如图所示,鱼咀村西侧为滨河景观驳岸,东侧连接着348省道以及农业用地,鱼咀村主体为传统建筑构成,属于居住商业混合用地性质,且历史遗迹保留完好。因此,鱼咀村集合农业、商业、居住等各类用地,且仍然保留着完好的古城墙、古码头、古井、古树、古碑和古街古铺。这就决定了项目要为居民及游客提供一个集休闲、游憩、旅居、农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开放空间,同时又要保留原有基地文脉,抵抗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为村民留住一片天然的生活净土与原生态的文化气息。本着因地制宜,生态发展的原则,项目定位为生态和谐、具有文化特色的新农村。
鱼咀村规划理念
鱼咀村整体规划理念延续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起承转合得思想,将鱼咀村得景区划分为四大功能分区,分别对应着起源(景点配套区),承接(入口景观区),转角(商业活动区)以及合契(生态驳岸区)。不同功能分区对应着自身功能,在保证旅游带动当地经济的同时又防止旅游过度破坏当地居民原有的生活。
鱼咀村交通流线分析
在交通组织上以人车分流、旅游与居住分流、机动车路线简洁通畅为设计原则。在348省道与鱼咀村交界处设有2处停车场可满足旅客的停车需求。分设村民归家流线以及游客参观流线,避免旅游的过度开发打扰正常村民生活。将旅游流线设置为环线可以增加游客在鱼咀村参观的趣味性。
鱼咀村碧乡文旅美丽乡村改造项目平面图
鱼咀村党建中心改造后现状照片1
鱼咀村党建中心改造后现状照片2
三、概念
记忆保留与改造。进入村庄,映入眼帘的是独具特色、古色古香的标识牌,沿街保留有反映村庄原貌的墙垣,沿着乡级公路走,就到了保留名居,这里将发展为接待外来游客的名宿,此区域还设置了生态试验田,设有咖啡厅、书吧等休闲场所,既满足游客对回归乡村生活的向往,又增加了村庄的经济效益。
村镇现状保留有部分农耕用具、废弃渔船及观赏灯塔,本案借助场地现有资源将北侧滨水区域打造为以码头文化为主题,融休闲游乐与科教体验为一体的古埠码头文化游览区。
迎宾入口牌坊
凤鸣书吧1
凤鸣书吧2
重视基地文脉,焕活古村新生机。在鱼咀村原有商业街的基础上加以古宋代商贸文化的融入,将特色名宿、蚕丝文化、码头文化、乡村美食等一系列具有当地文化符号的特色产业融入新的商业模式,焕活古村新生机。
鱼咀村西南侧古寺的改造设计同样体现了对原有文脉的尊重与发扬。在保留原有场地文脉的情况下了增加了许愿树、龟池、祈愿锁等设计,使场地充满令人遐思驻足的神圣氛围,成为鱼咀村又一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圣地。
空间品质升华——村庄附近设有生态区,生态区又分为生态果园与生态农田,区内以蜿蜒曲折的小路相连,村民可借此下田劳作,傍晚来临之际,也可在田间休闲散步。区内设有养鸡场、养蜂场、农家乐等场所,村民既可自给自足,又可对外经营,以此增加村民的经济效益。
再往西侧是利用当地可观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等优势打造的一条沿河景观带,基地建设尽可能保留原有河岸边的码头平台,并加以利用改造,成为全新的休闲休憩场所,游客可通过汀步与小径前往亲水空间,感受滨水河畔的自然气息。
本案将场地西南侧活动广场做以保留与改造,设计了供村民与游客使用的各类运动球场,为场地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功能价值。
生态驳岸1
生态驳岸2
建筑表皮设计:鱼咀村民宿因循历来传统,采用本地盛产的毛石和卵石作为建筑表皮,搭配仿原木纹理的结构构件,延续人们关于村庄的记忆。建筑朝向、开窗、露台等均以江景为依托,每当凝望落日余晖洒满的江面,仿若重现往日繁华情境之中。
垂直绿化设计:本案将在保留原有植被的基础上增加房前屋后的垂直绿化,使其既有农业生产之用又可为游赏于其中的人群构建舒适的观赏休闲区域。
垂直绿化2
四、知微
双叶墙技术、卵石表皮与肌理做旧处理:通过技术创新,采用双叶墙砌筑技术,既保存了原来立面肌理,同时解决了因卵石球面对砌体结构的不稳定因素和外墙防水问题。并通过技术手段对外立面进行仿古做旧处理,平衡新旧建筑外墙肌理色彩,使建筑外墙更加协调统一。
五、蜕变
通过对鱼咀村民宿的设计、建设和运营,唤起了沉寂村落的复苏,燃起来人们多乡村旅游的热情。使得鱼咀村碧乡文旅逐渐成为当地乡村旅游的名片,并加深了对社会的影响力,对宣传当地人文历史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带动了周边乡村旅游生态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就业机会。同时给其他发展乡村旅游项目提供很好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