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无锡市梁溪区崇安寺片区,该区域作为无锡市的心脏地带,承载着城市1600余年的深厚历史底蕴,不仅是政治、商贸、文化的核心枢纽,更是无锡城市文明发展的原点。 设计团队通过深入挖掘与提取在地文化的精髓,以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和阿炳的音乐艺术为引,融合现代都市的生活需求,串联多重空间场景,通过更新标识体系与家具小品体系,通过重点区域的改造精心打造了一个集历史沉淀与现代繁华交相辉映的城中艺术花园,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与魅力。
设计挑战与问题
1. 整体风貌优化:需要在主要动线区域进行景观品质精细化提升,重塑整体风貌的和谐统一;
2. 不同空间场景缺乏焦点与辨识度:需要通过明确主题以及场景化改造,赋予各区视觉亮点;
3. 整体年轻艺术氛围欠缺:需要系统性地融入艺术元素,以增强空间的艺术感染力;
4. 水系活化:针对独立分散的水景点,需要通过水系连通与活化设计,构建连贯的水景叙事体系。
设计思路
本次改造范围主要包含两个轴线与三个主要入口。
东西向以书法艺术主题,贯穿东西轴线。
公花园创立于1905年,是华夏第一公园,如今在西入口仍能看到张大千之师清道人(李瑞清)为公花园题写的“公园”石碑,石碑被完好的保护了下来,而清道人的书法字体以更具昭示性的巨型时刻落成于西侧入口界面。
从入口向东的下沉广场为商业区域,本次改造的一大诉求便是将地面的人流量引导下去,因此设计巧妙的利用台阶高差,设置下沉儿童区域。在表现形式上同样融合书法元素与活力色彩,设置蜿蜒的滑滑梯、趣味变化的花境植物,从而激活场地空间,促进商业互动。
铜制纪念墙完整的展现了公花园的历史积淀,搭配设计独特的阅读灯,让游客在步入公花园前就能沉浸于文化氛围,阅读公花园的前世今生。夜晚,金属板上的梅花镂刻图案在灯光下投射出美丽光影,增添更多艺术享受。
兰亭花园区域则以书法元素的穿孔板装饰花池表面,形成古今对话,提升场地的文化属性与夜景亮化;草坪中央点缀的风动雕塑,使整个场地更加灵动。
针对书圣王羲之曾练习书法的“洗砚古池”进行了修缮提升,通过水系活化、字体修复、植物梳理,增设具有历史解读功能的防护栏杆,让这段珍贵的历史记忆更能贴近市民生活,让历史更易阅读,同时涌动的泉水也给公园重新赋予了活力。
南侧入口为崇安寺商业主要入口,本次改造需要更多的服务商业客群,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便捷服务于引导性,而南北向以阿炳音乐艺术为主题贯穿整个轴线。
入口设置新的LOGO标识引导方向,搭配精美的植物,使空间更加灵动。
两侧原本的树池空间显得较为零碎,本次改造通过古代道家记述乐谱的流线形式,对花池进行艺术化提升,整体更加协调统一,兼具美观与实用,为游客提供了舒适的休息与等待空间。乔木上增添的灯光效果,不仅照亮了夜晚,更将场地的文化韵味与精致感推向新的高度。
在行进的通道上通过艺术地刻,强化引导性,在这里,人们可以深入了解阿炳及其代表作《二泉映月》背后的动人故事,感受音乐与人生的交织。
钟楼书院历史悠久,民国时期曾为无锡图书馆,是当时龟背城最高的建筑,而今重新以钟书房的形象面向市民,而外部景观也强化了图书馆的历史概念,将座椅设计为展开的书籍,上面印刻了图书馆相关的名人名句。树池的侧壁被镶嵌着音乐符号的不锈钢穿孔板包裹,演绎着梁溪的历史,仿佛每一声音符都在空气中跳跃。当夜晚的灯光亮起,星星点点的映射在地面上。
设计亮点
| 下沉儿童乐园|
书法艺术与现代游乐设施的创新结合,成为人流聚集的新高地,有效的带动了场地的经济活力。
| 艺术天挂装置|
随风轻舞的天挂装置,不仅点亮了空间,更赋予了其鲜活的生命力与无限的想象力。
| 音乐艺术树池|
将阿炳的音乐艺术融入休息座椅设计中,为游人提供独特的文化享受与休闲体验。
| 奇趣动物雕塑|
充满童趣的动物雕塑,唤起居民对童年的美好回忆,增强空间亲和力与趣味性,也回应了公花园曾是无锡第一动物园的历史。
| 城市记忆铜刻|
承载无锡历史发展脉络的记忆铜刻,成为公众记忆的载体,传承城市文化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