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灯塔周边景观改造设计 -涟漪

2021-08-05 发布
首页 / 设计类 3246 0 0

南京匠森

积分:46

私信

本帖最后由 南京匠森 于 2021-8-5 15:22 编辑



项目概述

本设计文本通过“水”动态研究/日照分析/空间组合方式研究,提出“艺术装置,互动小品”的文化植入设计策略,结合“同心”主题和校园文化,打造集“观赏、休憩、活动、文化教育”多位一体的校园网红休闲打卡地。

项目背景

项目所处位置是江苏海事学院重要的灯塔广场,由南京海运学校和南京航运学校合并而来的江苏海事学院,拥有悠远的海航历程,是新中国优秀航运人才的摇篮。

办学55年以来坚持以特色海洋文化育人,校区内“港”“船”“锚”“海”“浪”等具象视觉符号,直接展示着航海院校的专业特色与事业情怀。 “海涵地负、德诚志远”的校训精神, 从有形文化的直观启示,到无形文化的内在塑造, 成就了江苏海院人独特的精神气质。

但现状的灯塔广场利用率较低,冬天较冷广场几乎无人员活动。现状老化,校园形象展示功能逐渐淡化。


设计理念

设计基于对“水滴、水波、同心文化、丝绸之路”等与航海院校的专业特色与事业情怀相关的元素进行研究,结合灯塔及广场现状,功能需求,文化主题,现状等落实方案设计。

设计推演

江苏海事学院“港”“船”“锚”“海”“浪”等具象视觉符号特征离不开“水”,以“水”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水滴入水的动态变化, 灯塔 如一粒水滴,滴入整个圆形场地中, 构筑物如水波荡漾开来,一圈圈的水波也以灯塔为心,响应“同心”主题。

▲涟漪与灯塔广场的形象呼应

同时通过一滴水滴入水中泛起涟漪的水波动态过程模拟,可以看到水波以水滴为圆心向外荡起,泛起一层层 涟漪,涟漪的边缘形成高低起伏的水波,一个无形到有形的过程......

▲水波形成同心圆

水波扩散由二维向三维的起势变化

▲通过水波动态模拟得到水波构筑物的形态空间

▲最终得到场地的造型方向

与此同时,对于设计区域的使用人群(主要包括师生群体和外来参观研学群体)的功能需求进行研究后,计划打造成具有以下五种特色功能的休闲形象空间:


根据它的功能需求,我们将现有形式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分区:


同时考虑现状冬季使用率不足等问题,我们依据区域十年内的日照数据,场地进行了日照分析:


区域四季光照时间模拟结果

基于模拟结果的场地分割

区域四季光照时间模拟模型中,浅色代表光照时间较短,深色代表光照时间较长,根据日照时长分析,夏季活动主要布置在广场的北面内侧,这里的阴影时间较长,可为学生的休憩和活动提供一处较为舒适的避暑之地。且构筑物形成的空间主要以开放式为主,夏季通风尤为关键;冬季活动则主要布置在广场的南面和北面外围,这里的阴影时间较短,光照时间长,可为学生的休憩和活动提供一处较为舒适的有日照的封闭小空间,合理地解决了广场冬天气温低,学生在此活动较少的问题

设计成果

改造后的灯塔广场将成为休憩、集会、沉思的新去处

▲夜间的灯光宛如水波荡漾

▲特色廊亭运用半开放的形式包容动静活动

涟漪构筑物设置了不同的尺度,可为学生和参观者提供多方位的功能、休憩方式和活动场地

▲海事学院文化的植入

▲同心文化主题宣传

内圈展示学校建设历程,主要分三个阶段。外圈展示“同心”统战文和“一带一路”思想。两者结合意味着学校与党共同发展,与国家同心统战的思想。

▲夜幕电影提供更加丰富的多时段活动

构筑物外轮廓利用凹槽设置LED灯带进行亮化,颜色采取蓝色,蓝色代表海洋和水,也是科技色,体现学校的特点以及未来发展前景。灯带整体造型飘逸,前后呼应,具有美感和强烈的视觉感,如涟漪、海浪、又如一朵盛开的科技之花。


后记


设计团队希望通过对场地的充分认识和探索,得到与场地最相宜的设计方案,好的设计不仅仅是突发奇想,更是设计者与场地的一次对话,由心中的涟漪荡起文化的思潮。





使用道具 举报

南京匠森

积分:46

私信

全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