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部分城市进入“后城市化”时代,城市化的弊病日渐显现。城市与乡村在建筑与绿地上不同的“图底关系”影响着其幼儿教育,暴露出了城市幼儿教育“过度保护”、“家庭教育的缺失”、“自然教育与生命教育的缺席”等等诸多顽疾。相较之下,乡村的幼儿教育却有着“亲近自然”、“人际和谐”、“家庭紧密”等优势。设计者在此对两种场景的空间逻辑进行分析,提炼出了城市与乡村空间最基本的图底关系逻辑,用以在空间维度上来解释两者不同产生的原因,并做出建筑学意义上的回应。
“Inverted Green:后城市化背景下的田园式幼儿园设计”通过对场地中得到的“史密斯图形”分析,得以掌握城市环境中的一个底层逻辑:“史密斯图形”凭借着其独特的几何学特性,模糊了图底关系的界线,为城市与乡村的建筑形态“图底倒置(Inverted)”创造了可能。规律重复地将其在场地上排布而产生的流动几何形体,体现了图底关系的二重性,最大程度地在城市中融入自然,并将“自然”视作我们的主体,建筑物作为自然的附属物,图底关系的倒置实现了让孩子们在钢筋水泥丛林中“田间地头,嘻戏自然”的愿景。
不同于以往的幼儿园设计将孩子“一关了之”的怠惰做法,本幼儿园旨在通过高度上设置变化,来寻找不一样的答案。尽管“一日生活皆见闻”,可是对于幼儿的保护的栅栏又成了阻碍孩子接触社会的枷锁。而我们的幼儿园设计将幼儿的活动场地转移到了屋顶上,这样既可以保护幼儿的安全,还给孩子们提供了俯瞰街上种种社会活动的可能性。丰富的高差变化和错综复杂的洞口与通道,给孩子一个不一样的“秘密基地”,让孩子在“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中感受世界,体悟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