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回族自治州,古称河州,是甘肃省辖自治州,全国两个回族自治州和甘肃两个民族自治州之一,州内有回,汉,东乡,保安,萨拉等个民族,是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地区。其中,河沿村是以东乡族、回族、汉族为主的民族聚居村,多种宗教及民间信仰共存。藏传佛教、伊斯兰教、道教及各种民间信仰杂糅,信教人口众多,正是因为多元的宗教文化,使唐河沿村分布着多处清真寺、寺庙、道观等不同的传统文化建筑,因此,河沿村对于研究营造多元的文化景观以及其独特的民族公共空间形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 河沿村现状概述及景观格局 1 现状概述 河沿村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唐汪镇北部,距县城50公里,距镇政府2.5公里;东邻定西市红旗县,西靠北岭乡,南邻达板镇,北靠董岭乡。这里依山傍水,杏花盛开,村前有著名的“丹霞一柱”红塔寺,村后有世代流淌的母亲河“洮河”。河沿村分布着汉族、回族、东乡族三种民族,多种宗教及民间信仰共存。全村共有3 处宗教场所,属于藏传佛教的红塔寺、伊斯兰教的河沿清真寺和河沿北 庄寺、民间信仰的杨氏宗祠和菩萨庙。村内有著名的红塔寺、杏花林等旅游资源。区域内村庄整体上背山靠水,地势上西北高东南低,民居建筑随形就势错落分布,沿着361县道途径河沿村可直观地看到清真寺、寺庙祠堂等代表不同宗教的建筑和设施,形成了自然环境优美、民族文化浓郁的人居环境。 2 景观格局 “丝绸古道河湟口,陇上杏花第一村”说的正是河沿村,河沿村拥有着山川杏林的自然资源,村后静谧流淌着洮河,村前则是有着“丹霞一柱”的红塔寺等文化建筑,可谓是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河沿行政村有两个村庄,分别是河沿移民村和杨赵家村,杨赵家村皆为汉族,河沿移民村则是回族及东乡族,三者比邻而居,融合互通,形成典型的族群杂居村落。 自然山水地貌与村落的选址布局一般决定了河沿村的整体景观格局,其次,村落受到宗教文化思想及风俗习惯的影响,形成当地独具一格的多民族聚居村落营构传统。河沿村位于东乡族自治区东北部,洮河西岸,村庄整体背山面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民居建筑依靠地形山势错落分布,以洮河划分河沿行政村与汪家村,河沿村居于洮河北部,汪家村位于洮河南部。河沿村居民沿山脚依水而居,道路随山势地形走向铺设,建筑聚落与农田紧邻,山体、田地、水系表现出环抱状特点,将村落围绕于中心。笔者将对于村落的平面布局特征与竖向形态,宗教文化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河沿村的景观格局。 1)平面布局特征与竖向形态 河沿村由于受到宗教思想以及民间习俗影响,村落结合山水形态,与周围环境有机结合,形成了多民族杂居的村落特征。由河沿移民村组成的东乡族与回族的建筑聚落位于河沿村的东北部,坐落在红塔山脚下,院落彼此相近,街巷相对较窄,根据地势由西北向东延申。因其信奉伊斯兰教及藏传佛教,所以有多处宗教场所,如藏传佛教的红塔寺,伊斯兰教的清真寺等;由杨赵家村组成的汉族建筑聚落则是分布在河沿村南部,洮河北部,地势较为平坦,东部建筑较为密集,西部较为开阔,院落错落分布,街巷较宽。杨赵家村周围有两处宗教场所,分别是位于村落西部的菩萨庙与杨氏宗祠。与河沿移民村不一样的是,杨赵家村的宗教场所一般建立在村子边缘地带,而河沿移民村将两处清真寺都建立在院落之间,向寺而居。 从竖向形态上来看,村落布局因地制宜,依山就势,整个村子形成层叠式聚落形态。山林,建筑,耕地成层状分布的”山-房-田“的竖向形态,而洮河如同一段丝绸一般将三者串联起来,紧密的连接一起。2)宗教文化 河沿移民村村民分别是回族与东乡族,信奉伊斯兰教与藏传佛教,在村子北部红塔山脚下有一处文化建筑红塔寺,位于河沿移民村中西部分别有两处清真寺,分别为河沿北庄清真寺与河沿清真寺;而杨赵家主要是汉族,有着自己的民间信仰,于村子西北部有两处文化建筑,分别是菩萨庙和杨氏宗祠。因此,在聚落布局上,两村落族群建筑分别成团状分布,有着明显族群空间组团,后随着多元文化的相互交融,河沿移民村已延伸至杨赵家村西部临洮河一片区域,随着两村的交流互动更为的频繁,将带领着整个河沿村的发展。总体看来,各个宗教文化与民间信仰将村民划分三大片区,藏传佛教,伊斯兰教与民间信仰,但又有相互交融的发展趋势,在汉族,回族,东乡族三个民族在同一片土地上形成的民族杂居聚落空间时,民族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发展,形成当地风格鲜明的多元文化。 三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村落公共空间 村落公共空间是承载着村民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行为活动的空间载体,具有着日常交流,集会,归属感等特征,某些空间并承担着乡村对于村民的文化,精神,价值观的引导的作用。村落公共空间是作为容纳村民公共活动和相互交往的物质空间,是村民自由进出,进行自由活动,日常交往,信息交流的主要开放性场所。目前,公共空间是河沿村目前现有公共空间三处,分别是河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党建文化广场、开心农场。这些空间使得河沿村三个民族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民族的文化融合的表现,从而影响了村民在生活中的社会活动,从而达到族群之间的和谐相处与协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