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水石设计 于 2020-8-27 11:11 编辑
我们希望建立一种人与自然,人与场地的连接。连接是与场地的对话和回应,希望用一种敬畏与质朴,回应大地的雕刻时光。
项目背景
项目以网纹红土(Plinthitic Horizon)为主要特色,另外还有大片的马尾松林和疏林草甸。场地东侧遥望梅岭山国家森林公园,周边为安义古村落。随着当地的建设和发展,当地政府希望保护此处场地并打造为一处自然公园,可以为民众提供一处亲近自然的公园,同时也可以发挥保护本土自然风貌,保护生态环境和开展环境教育等功用。本场地有着独特的红土地貌和原生植被群落,但却面临现状水土流失和植物多样性失衡等问题,基地内的生态敏感度脆弱。
设计方法
设计团队在深入分析场地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三方面设计策略,首先,修复群落生态环境,构建生态修复策略,针对性提出林相更替和水源涵养策略。其次,采取低介入设计策略,严格控制设计强度,在减少对现状植被地貌和雨水径流影响的前提下,创造连续的慢行栈道系统。再者,营造多样化的空间节点,突出质朴自然的乡土美学和原野风貌,兼具在地性体验和环境教育等功能。
1) 生态修复策略
根据现状的植物群落单一和水土流失问题,在生态性策略构建上,针对性地提出林相更替和水源涵养策略。 在林相更替策略中,引入先锋物种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壳斗科等本土植物,斑块化混合式种植,经过时间的洗礼,各个品种之间的竞争和成长,逐步地改良红土酸碱度,生态群落会自发地建立起多样化平衡的植物群落,并缓慢的向与当地气候适应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过渡,并为本土的动物提供栖息繁衍的场所。
此外,由于场地整体的地势和坡向,雨季的水文径流造成了红土的大量水土流失。所以在水源涵养策略中,设计团队在径流的冲沟中种植了喜湿的旱生植物,如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蒲苇(Cortaderia selloana)等,降低土壤粘度,提高土壤渗透性,对径流进行截留和下渗,缓冲雨季径流对红土地表的直接冲刷,固结土壤保持水土。
- 植物修复前后对比 -
2)低介入策略
设计团队在充分尊重植被和地貌的基础上,严格控制设计强度,以最小介入的方式引入了慢行栈道体系,在栈道路线的布置上,避让现状乔木点位。在栈道结构上,采用浅型基础形式的架空栈道,保证场地内的雨水径流通畅。并通过栈道体系串联公园内的自然景点。
3)自然体验与环境教育
在公园内部,选择视野较好的位置,设置不同朝向和尺度的观景平台,有的可以观赏壮阔的红土地貌,有的可以远眺梅岭山峦。同时结合现状树林设置了兼具自然体验和环境教育的自然课堂,让民众和学生在自然中了解和学习自然。
在公园的一处草甸中心,设计团队设计了一处风语亭,在这里人可以听到自然的声音,可以慢下来与自然对话。
- 松林风语 现场前后对比 -
4)传统工艺
在公园入口位置,场地内外有4米的高差,而现场高差断崖将网纹红土不同年代的断面层次呈现了出来。受到这一断面的启发,团队选择用现场取土再分层夯实的夯土建造方法,塑造入口处的夯土挡墙,以一种回归传统的方式,传递出一种拙朴之美。
结语: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日趋紧凑的生活节奏和不断增加的工作压力使得城市居民亲近自然,回归乡野的诉求日趋强烈,本项目在为民众提供自然休闲空间的同时,也担当了保护本土自然风貌,保护生态环境和开展环境教育等功用。该项目建成后受到当地民众对网纹红土遗址的关注和保护,增强了民众对于自然的了解和环境保护的意识。游客,学生和社会团体的游玩和参观络绎不绝,同时也联动了周边古村落等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于场地和周边民众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