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深圳奥雅 于 2020-8-31 09:58 编辑
城市不断生长,生活的视野一次次被钢筋水泥截断了延伸的方向。慢慢地,人们的生活湮没在城市中,找不到自我和方向。 景观的存在成为改变的契机,来吧,从摩天大楼中走出来,探秘喧嚣之外的宁静致远,向自然和美好深处出发。
有没有那么一处空间,不矫揉造作,不故弄玄虚,因地制宜,落落大方,作为充满生命的有机体,与城市和谐共融的同时,满足人们对话自然、感知生活的追求?
带着思考,设计师们探寻出一片天地。在这里,景观是生活的容器,是对生活场景和心灵空间的延伸。人,因为身在自然的场地而感到舒适自由,场地,因为人的参与而具有生活的温度。而设计师要做的是提供一个空间,让不同的业主在这里发生不同的故事,让生活中的自然与美好随之而生。
走进江阴公元的入口,空间开敞,光影明澈,顿觉亲切自然。门头下的实景墙采用芝麻黑自然面石材,带着让人踏实的朴实与厚重。
继续前行,浅色石英砖景墙映入眼帘,展现多重层次与序列感,使入口整体更有进深感。
由入口稳重的石材过度到柔软自然的后场空间,通过材质、线条和色彩的层层递入,将视线引向庭院中心,连接绿意浓郁之地,不断向自然靠近。
顺应原本场地地势,设计师巧妙地利用入口台阶与前场跌水消化了建筑室内与场地外高差。前场庭院的弧形石桥轻盈的架在层叠的水面上,两侧的绿岛参差起伏,绿意由四周涌向中心,使人们感受自然,放松心绪,褪去尘嚣。
透过建筑玻璃看向窗外,香樟树枝与光影交错,恰如其分地点缀着前场空间,空气中浮动着草木萌发的清新,雀跃着生活欢喜的样子。三座绿岛点缀在连廊围合的庭院中心,起伏的绿岛用“一池三山”的造园手法打破单调的视线,微风拂过,轻薄的水面泛起层层波纹,将原本平静的空间赋予了灵动的美感。
通过中心庭院,漫步到后场花园。走过蜿蜒的小路,开启一场穿越春光之旅,萌发的新芽,诉说生命的热烈,我们在其中,感受着生活的美好与仪式感。
由于水平空间的局限,设计师丰富了后场庭院的竖向空间,在一个完整的禅意花园之上,架起了建筑、园路,将造景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起伏的地形与曲折的砾石小径,搭配漂浮的园路,构成自在随意的场地。
绿岛花园与林下花园的设置,满足功能的同时增加了体验感,曲折的园路延长了参观动线置身在后场庭院中,人与场景自然而然地融合 。轻盈的白色块石与小径砾石形成对比,搭配高低错落、绵延起伏的植物,错落有致的种植关系把自然的气息与带入其中,在具象有形的景物中探索出抽象的意境。游走在不设限的空间,在岁月流转中通过草木领略生命之美,用心去感受自然的美好,在自然万物间收获力量。
面临着成本控制、空间局促、时间紧张、以及未来大区的设计展现等多重难题,设计团队如何构建多元结合、环境宜人的空间,打破人与自然的隔阂,营造惬意舒适、让人停留的理想景观?
场地红线面积约3500平米,其中还需容纳三个具有售楼功能的建筑盒子,一个生活展示空间,和两个样板间。
从设计到建造完成的不到半年时间内,设计团队对场地细节进行反复推敲,为了让样板区的塑造同样能运用在未来大区的设计中,将大门、围墙、禅意庭院等模型放入大区模型中进行不断地修改。
在场地有限的情况下,设计团队在保证流线的基础上演绎出丰富的空间形态,着重于细节的严谨表达以及空间舒适度的提升。成本的控制,反而使空间变得更纯粹,更贴近自然,没有丰富多变的材质和亮点的堆砌,最终呈现出景观与自然融合的景观空间。
江阴公元项目是一次新的尝试,与现代众多网红项目不同,它并不是一个形式至上的空间,它更加真实。我们希望以对环境最低的影响营造出最舒适的空间,用意境感染人,用景观献给城市一抹诗意。让人们参观的过程中,能够通过眼前的每一幕憧憬出未来生活的美好场景,在每一步游走中感受自然,对话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