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山作为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区域,其景观的保护对风景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岳麓山的发展过程中,存在风景资源的历时性研究有待加强、保护策略有待完善的问题。因此,挖掘岳麓山丰富的景观资源,延续场地文化基因是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的题中之义,也有利于弥补人们对岳麓山历史性景点认知的不足,便于规划者发掘地方文化特征,保护并提高岳麓山的景观质量。 本研究基于历史文本对岳麓山进行风景感知研究。首先,以纸质出版物为主要数据源,电子刊物作为补充,收集整理了1912年-2002年的诗歌、散文、游记共1532篇;然后,根据时代背景与场地特点将文本分成三个历史时段(1912-1949,1949-1980,1980-2002),借助Python、ROST CM6、ArcGIS、Gephi等计算机技术协同人工解析,对岳麓山的景点、景观要素、感知情绪、风景形象展开分析;最后,结合现状提出岳麓山历史性景观保护与恢复策略。通过研究得出结果如下: (1)岳麓山景点感知数量逐步增多,空间分布逐渐分散 随着时间的推移,岳麓山景点感知数量显著增多。1912年-1949年,感知到28处景点,而后增多至1949年-1980年的35处及1980年-2002年的52处。其中,人文景点的感知程度高于自然景点。以爱晚亭、岳麓书院、麓山寺为代表的人文景点始终保持高感知度,而以黄兴墓、蔡锷墓为代表的墓园感知程度逐渐减弱。以清风峡为核心的自然景点的感知频次在1949年-2002年间逐渐提高。景点感知的空间分布以清风峡为中心,由高度集中向四周辐射状扩散演变;岳麓山景点的分布也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呈聚类关系,并在1980年-2002年间呈现高程度的空间聚类。 (2)岳麓山景观要素感知多样,景观功能逐渐多元 随着时间的推移,景观要素的感知在数量上显著增多、在类别上也具有多样性。1912年-1949年大众感知到473个景观要素,随后增长至1949年-1980年的495个及1980年-2002年的524个。其中,以枫林、云麓峰为代表的自然要素始终保持高感知度,水景类型从静态的池塘、湖水拓展至动态的溪涧、流水,景观要素呈现多样化。此外,以忠骨、蒲团、弦歌为主的生活要素逐渐延展至诗会、品茗、摄影;游赏活动为风景认知的演变奠定了基础,岳麓山承载的景观功能逐渐多元。 (3)岳麓山感知情绪以积极为主,积极情绪空间分布由集中发展为分散,消极情绪空间分布由分散到集中 岳麓山感知情绪由积极、中性转变为以积极为主,积极情绪占比持续增长,由1912年-1949年的41.38%增至1980年-2002年的65.87%;消极情绪占比持续降低,由1912年-1949年的28.45%降至1980年-2002年的15.63%。在空间分布上,积极情感空间分布以岳麓书院、爱晚亭为核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由集中到分散的特征;消极情感空间分布以烈士墓园及中部近现代遗址为核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由分散到集中的特征。 (4)岳麓山风景形象持续向好,形象认知网络的景观组合逐渐丰富 岳麓山的风景形象认知常以“名山”“风光无限”“湖湘”“风韵”为主,呈现出景致优美、禅林刹意、名人风骨、千古文化的历史景观形象。形象认知网络由翠山枫影、驿道遗韵等山石水体及非物质要素为主延展至夕亭叠秀、听松风处、林荫古韵等多种自然景观、人文建筑景观以及声景要素等丰富的景观组合。 (5)风景感知的演变与名人效应、游赏活动、革命精神、城市管理因素有关 风景感知演变历程中,文人入湘并创作诗词、游记得以让大众熟知是岳麓山逐渐大量开展景观活动的原因之一。不断丰富的游赏活动在岳麓山上堆叠成了新的地方认知,认知人群从文人扩展到普通市民,认知范围得以具体化。同时,历史时期文化的冲击、交流与融合也是形成岳麓山文化景观的主要因素,大力修复破损建筑、建制新景点与基础设施等城市管理措施赋能景观建设的开展。 (6)结合历史感知结果及景区现状,总结出岳麓山景区存在的问题,从风景形象、景点保护两个方面对岳麓山历史性景观提出保护与恢复策略,并基于历史风貌及文化提出了景区旅游与管理规划策略。 本研究基于历史文本进行岳麓山风景感知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岳麓山景区的景点保护策略。研究证明了基于历史文本进行风景感知研究具有可行性,研究结果可靠,为今后挖掘岳麓山景观特色、保护历史风景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岳麓山;文本挖掘;风景感知;历史景观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