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徐继鑫 于 2021-7-18 12:30 编辑
在长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关中乡村地区水资源不足成为影响地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劳动人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利用场地建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小型蓄水工程一涝池,涝池作为关中乡村的肾脏,不仅可以蓄积雨水,防洪排涝,旧时涝池还可供家畜饮水,洗涤灌溉。涝池作为关中地区传统的水基础设施,为关中乡村人民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生存条件,同时也是关中地区的水系细胞,是陕西省“十三五” 推行柔性治水必不可少的有效载体。 然而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以及对西方景观设计思想的盲目趋从,大量涝池被废弃成为垃圾场、臭水坑,究其原因为水质污染严重,生活污水的肆意排放以及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的不断倾入,使涝池水环境不堪重负,自身的水体净化系统遭到破坏,富营养化严重,致使原本作为关中乡村灵魂的涝池失去了原有的灵性。为此本次设计“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以柔性治水为指导,运用补水过滤技术、跌水充氧技术、人工湿地等技术,解决水质问题、提升村庄空间环境品质、建设符合关中乡村特点的生态涝池,进而对整个关中地区的涝池建设进行良性引导,实现涝池建设的空间社会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