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设计聚焦于奥斯陆Hovinbyen工业区内,从宏观上看,场地矛盾是城市工业区与自然断层,Hovinbyen工业区内灰地占比高达60%以上,大多数场地为固定使用性质场地无法利用,可利用灰地空间仅有约15%,导致场地周边区域内绿化率不足且灰地空间利用率低。
由于当地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冬季光照不足、风速过高导致季节性户外活动缺乏,因此我们迫切的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提高绿地率,二是如何创造空间来满足当地人们在不利天气时的户外活动需求。
在解决场地问题的前提下,我们希望基于场地环境定量的确定性,创造更多地“不确定性”,以应对未来的更多不确定性。不刻意设置流线,让人们自由进入场地。不刻意设定功能,让所有人定义如何自处于这个空间。在这里,人们不仅是空间的使用者,更是空间的定义者。
我们的策略是从垂直角度上将场地分为三层,分别为自然层、互动层、保留层。首先将场地自然下沉,种植本土植物,营造原始森林环境,形成自然层。将场地中部道路保留不变,形成保留层。用带有弧度的穹顶覆盖场地,挖洞使植物自然生长出来,顶面上阳光充足,不受交通干扰,适合人们交流活动,形成互动层。白天上层为阳面,下层为阴面。夜晚上层被黑幕笼罩转变为阴面,下层利用灯光形成阳面,两层在昼夜交替中呈现阴阳转换。
也许我们对自然的探索,不一定得仰赖山海土水,而是很动物性的,几分之几秒的反射动作,或是对能量宣泄的渴望,以及都可以任意跨越的自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