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深水埗是我们一直关注和好奇的基地,它是大都市霓虹背后灰扑扑的角落,在电影中出现也总是作为底色,以密密麻麻的格子般的公租房、平价排挡的油烟和嘈杂喧哗而混乱的街道示人。我们总感觉这种被一笔带过的、作为配角和背景的生活,反而更具有茁壮的生命活力和更多样的市井日常,怎样通过空间的手段对其进行保护性的提升,逐渐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对其研究过后,发现这里的问题根源复杂,盘根错节:低收入和贫穷迫使他们住进仿佛棺材一般的鸽笼间,高密度的城市发展早已失去人的尺度;为争取寸土寸金的地皮,所有的房屋都彼此紧靠,通风和日照已经完全被列在考虑范围之外,更遑论公共空间和供人们街头歇脚的空间;建成环境把生态空间、景观空间挤出区外,除了零星几点绿树,根本无绿化可言,城市硬化严重,而这也带来了暴雨排水的隐患;这些建成空间的问题则进一步造成了空间不平等和居住质量低下,反作用于这里的人群,使得人们生活质量下降、尊严感渐失,社会交往表层化、社会问题更加严重。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将城市发展逐步逼入死胡同。 另一方面,这里进行着大规模的填海造陆,但这并未在根本上解决土地紧缺的问题,反而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中华白海豚等濒危的本地动物栖息地骤减,海洋生态系统被破坏,赤潮等灾害频发;海岸线的城市化也使得城市对抗台风等灾害的能力下降。 面对这些饮鸩止渴式的城市发展问题,我们认为,一味想要开拓新的城市土地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将城市土地进行更详细的设计规划、提升城市环境品质,才是城市竞争力的最终来源。 因此,我们对土地的现状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以三种模式作为示例,来进行对不同用地类型的重组和混合,以达到更高效的空间利用、更好的城市环境的目标: 模式一将生态空间结合可生产性生态空间(即农业空间)引入城市,以局部更新的方式,改善住宅的通风、空气质量等条件,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并在其中结合香港传统商业模式——墟市,形成触发人们交往的活力点; 模式二恢复填海造陆影响的空间,重塑生态海岸线,并将海岸生态空间与农业空间相结合,为本地濒危动物中华白海豚提供更多栖息地。以及打通沿海的活动轴线,改变原本海岸空间私有造成的空间不平等,鼓励不同人群在这里交往; 模式三将城市弃置用地进行改造,引入生态农业和都市农业观光,为居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同时通过生态手段逐步恢复土壤环境。 这些模式都具有可复制性,在不同的城市区域,不同的功能可以被复合;同时,我们的景观模块和商业模块都具有单元式、模块化的特点,可以复制拼接,更具灵活性,可以适应多样的城市空间;在操作手段上,也采取微空间整治、局部更新、景观柔性介入的方式,减少对原本城市建成空间的影响,加强可操作性。从而,我们希望这些模式可以应用在更多具有类似问题的城市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