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悉迅景观 于 2023-9-20 10:51 编辑
在距离南昌市区40分钟车程的地方,
有一个被老乡称为“乌龟山”的村庄。
那里就如中国万千乡村一样,
安静、祥和……
时间流速开始变缓,
这是属于乡村才有的节奏,
这种松弛感叫人流连,亦让人眷恋
但在我们感受乡村的同时,
也必须承认——
【乡村,老了】
荏苒岁月,再珍惜也敌不过时间
在老去的村庄中,充斥着各种基础建设缺失、老化等问题,与之相伴的还有各类安全隐患。
△ 缺失的交通路网
△ 杂乱重生的场地
△ 破败不堪的巷道
【振兴,策略】 在老去的乡村里,道路坑洼泥泞,碎石杂物置于野草堆中,锈板拼凑的违章搭建随处可见,这些都是乡村振兴的一大难题。
设计分三大重点考虑,一是原有道路和巷道的修缮补充,二是宅前屋后的空间处理,三是公开空间大打造。
【重点一 : 巷道与道路修缮】 项目地块高差较大,原有巷道杂草丛生,行走困难,巷道也未有排水系统,由于测绘较为粗略,团队对巷道空间重新测量梳理,并对排水系统进行优化展开设计。
△ 巷道空间 改造后 实景
△ 道路改造 改造后 实景
【重点二: 宅前屋后空间处理】
宅前屋后大部分是村民私人领域,也是村民最关心的空间,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村民的诉求,为了满足村民需求设计做了很多工作,包括房前广场的尺寸大小,绿化位置和大小等。
△ 房前屋后空间——老人活动中心 实景图
户外公共空间与村中小学相邻,因孩子上下学的接送需要,这里成为一个天然的集散地。
△ 房前屋后空间空间——置换出的入户社交空间 实景图
△ 房前屋后空间——清理出的空地,已经被老乡拿来晒谷晒粮
【重点三: 公共空间处理】
乡村的户外公共空间很多,场地也大,但维护性极差,配套也难跟上,所以村民更倾向于自搭建(违章建筑)的阳光房、小露台等,样式千奇百怪,色彩各异,且具有一定危险性,对村内整体风貌也有影响。 根据村内更新成本、村民活动习惯、使用需求,悉迅振兴团队集中资源,收拢户外公共空间,协助村民对搭建物进行清改优化。
因为村庄红色文化浓重,“新基、老基村”对红色文化有着极高的荣誉感,更期盼以红色文旅、研学可以成为村中的特色产业。所以设计融入了较多红色文化、党建文化。
△ 红色文化活力圈 鸟瞰
△ 党建广场——夜间亮化实景
△ 党建广场——连接茶社的多功能平台空间
△ 党建广场——串联各个空间的门廊实景
△ 党建广场——通往刘寅纪念馆 实景
红色文化活力圈是新启动板块,在这里,振兴团队可发挥的空间更大。
为保护田园与远山组成的天际线,建筑采用木结构与不规则缓坡屋顶的设计,保证各个角度的观景体验,与远景有连续性。
△ 党建中心 实景
△ 刘寅纪念馆 实景
△ 茶社 实景
△ 茶社内部采用通透的架空设计,可以喝茶聊天,也可以作为观景平台使用
这里虽是新启动地块,但也保留了不少老物件,这些都是村民情感的延续,也为振兴工作节约了小部分成本。
-写在最后……
中国的乡村设计是个宏大的课题,目前只能算是刚起步,要让乡村成为理想的人居生活空间,成为中国人的心灵故居,包括设计在内从业人员还有漫长的路要走,现政策和资源不断的向乡村这个领域倾斜,相信乡村建设领域的水平会迅速发展,乡村美好的未来即将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