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天人规划设计院 于 2023-9-15 16:14 编辑
项目概况
“花漾山里”旅游度假区位于临沭街道北部山区,距离街道驻地仅7公里。设计范围主要是山里村村域区域,项目地东西各分布一处高速口,最近距离仅3公里,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周边苍马山、冠山两大景区环抱,戴河由北向南穿村而过,西侧临近滨海红色文化纪念园,东侧靠近玉圣园旅游区,多景区集聚特征鲜明。村庄内远可观山,近可戏水,自然风景宜人;阡陌田园,石屋农舍,乡村味道浓厚,旅游可塑性极高。
总平面图
1.游客服务中心2.枕水乡居民宿 3.山里水街 4.烟雨桥 5.农耕文化研学基地 6.山里味道 7.戴河滨水步道 8.山里大水车 9.水上花境 10.望仙桥 11.漫水桥 12.乡村滨水广场 13.戴河垂钓 14.亲水划船 15.花瓣船 16.生态停车场 17.花溪农集 18.银杏生态停车场 19.山里小院20.民宿服务中心 21.四时花巷 22.风物农集 23.老油坊、山里农创、文创购物店 24.牛棚咖啡馆 25.山里的酒馆·够 26.“山里故事”时光馆 27.公社食堂 28.煎饼坊、豆腐坊 29.戏曲体验馆 30.药膳馆 31.胡大爷烤地瓜、山里爆米花、十里香炒栗子 32.跳蚤市场、乡创集市 33.浑水摸鱼 34.“嗨!山里”舞台 35.霍比特小屋 36.水幕秋千、阿基米德取水器、无动力踩水水车 37.熊孩子童趣园 38.山里农耕园 39.伴山花田 40.星空营地 41.网红打卡装置 42.篝火轰趴 43.苹果采摘园
设计思路 本项目以山里村为载体,依托周边丰富的旅游资源,凭借便捷的交通区位优势,和乡村振兴建设发展的契机,以农文旅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为最终目标,本着以人为本、乡土特色、生态自然、主题突出的设计原则,盘活闲置资源,梳理体系,合理布局,着力构建活力创新,业态丰富、功能完善的旅游度假胜地,吸引游客的同时展现山里村最原本淳朴的乡村风貌,打造临沭县近郊“微度假”旅游目的地,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设计亮点
▲ “景区入口”效果图
▲ “游客中心”效果图
▲ “戴河水街”效果图
▲ “农耕文化研学基地”效果图
▲ “花溪农集”效果图
▲ “四时花巷入口”效果图
▲ “民宿服务中心”效果图
▲ “老油坊”效果图
▲ “村民居委会、时光馆”效果图
▲ “道路景观”效果图
项目的社会价值
1.盘活资源,提升闲置地利用效率与土地价值,联农带农,提升环境与村民收入。 整合村内闲置院落、边角荒地等土地资源,通过总体规划,进行微改造、微更新,打造为民宿、游览、业态、服务等旅游节点,融入游览体系,对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同时提升土地附加值。此外,院落租赁为村民提供了额外收入,业态功能的引入也为村民丰富了就业方向,聚集闲散劳动力,以相对低的成本确保日常经营,同时激发村民维护村庄环境,提升自身素质的意愿,实现企业与村民的双赢。
2.完善片区旅游服务功能,促进旅游资源集群化发展。 联合周边苍马山、冠山等自然景区,动静结合,业态互补,弥补片区民宿服务、文化旅游等功能方面的短板,连片发展,打破景点单打独斗现状,实现旅游模式升级,构建临沭旅游新名片。
3.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形成产村融合成功经验,助力乡村振兴。 街道领办,村集体及企业主导成立“山里村农文旅融合发展联合社”,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的前提下,统筹民宿、餐饮、业态经营点、休闲游乐等经营性业态的流转、建设及经营,同时在建设和经营阶段村民均可以参与建设和经营,实现“物取之于民、利还之于民”,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产村融合发展经验,为乡村的全面振兴添砖加瓦。 4.河道治理,塑造生态小环境,融入山水大格局。 在保护现状水域生境的基础上,通过沿岸植被的种植,形成大面积的生态隔离带,仅结合旅游需求,保留局部游客观赏点和戏水点;通过乡土水生植物的补充修复,加强河道生态群落的自身韧性,构成自然的水质过滤系统,配合村庄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理念的推广,为下游水库安全提供一定的积极作用,为片区优质的山水大格局重塑提供有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