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村为台湾特有的城市地景,指1949年后台湾当局安置来自大陆各省的国民党官兵及其家眷的聚落,是台湾最具代表性的外来移民文化空间,而其中左营海军眷村是目前台湾仅存的眷村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眷村,于2010年被列入文化景观,其特殊的空间纹理和历史脉络的堆叠具有重要的保护和开发价值,然而人去楼空、物质空间衰退、文化记忆消逝等现实难题仍给后续的保存发展带来诸多挑战。 本保存活化设计选取左营海军眷村文化景观中的明德和建业两村,结合生态博物馆理念,以社区共生、文化传承、地域振兴为目标,从保存、开发、运营三个角度提出活化再利用可能性,打造生活、环境、产业的社区网络,以期重新定义人群活动与地景之互动关系、建构左营海军眷村独有的活化途径并扩大民众参与,进而呈现台湾文化多元的历史现场。 设计方案在保存方面主要是提升物质环境和延续活体资产;开发方面在呼应眷村生活场景的基础上,以功能为导向营造多元灵活的空间来满足不同的人群和活动的需求,并期望在开发中期后能以共享街道的形式促进活力氛围;运营方面包括拓展体验式的旅游服务和订制眷村服务app,以及完善公众参与和政策运行的机制。方案充分尊重和利用现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并引入新的文化活力来突破现实困境,使眷村发展逐步迈向官民产学共赢的局面,让眷村不再是一个冻结于时空的代名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