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青岛国际会议中心(2018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主会场)景观设计

2020-09-21 发布
首页 / 设计类 3100 0 0

华工设计院

积分:28

私信

本帖最后由 华工设计院 于 2020-9-21 19:27 编辑

项目概况
      青岛国际会议中心是上合青岛峰会的主场馆,位于青岛奥帆基地内,周围有奥帆多功能厅、奥帆博物馆、码头、情人坝灯塔、奥运火炬广场等景点,与青岛地标五四广场隔海相望。规划用地面积为31136㎡, 建筑总面积约5.4万㎡。


      建筑坐东南朝西北,整体方案设计顺应“山、海、城、湾”融为一体的城市空间格局,强化“山海轴线”,突出“山水一体、海天一色”的环境氛围。建筑整体造型如展翅腾飞的海鸥,建筑柱廊如出海的帆影。景观作为建筑和城市的过渡,加强了建筑与山海和城市的联系,为峰会提供了体现中国气派、上合精神、世界胸怀的理想会场,充分结合“峰会功能”和“永续利用”,为青岛留下一座“历史地标、城市名片、市民客厅”。



设计难点:
      (1)前广场需满足气派宏大及礼宾车辆行驶的要求,同时在帆船赛期间保证帆船陆域停船功能。
      (2)贵宾出入口所在的东南角与周边建筑距离较近,需要在有限空间里增加景观层次,同时屏蔽周边建筑的影响。
      (3)如何在工期紧张的条件下确保效果的落实。


设计思路
      景观设计以源于山东的儒家文化作为切入点, 提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礼遇天下”的设计概念,与建筑设计共同形成“扬帆领航,展翅腾飞”的总体概念,通过景观设计加强建筑与山海和城市的联系,形成典雅的滨海客厅景致,体现山东风格和青岛特色。



设计亮点
      (1)场地与城市的关系——整体与统一
      景观设计从城市总体风貌入手,强调会场空间与周围环境的整体融合,通过对奥运火炬、五四广场、情人坝、剧场等主要观赏点及沿港湾的视线分析,对浮山湾区域尤其是会场周边的提升改造工程在色彩与材质、造型、灯光和植物方面提出控制性建议,形成整体的景观序列和风格统一的滨海空间。



      (2)氛围的营造——开阔与隐蔽
      设计基于场地功能布局要求及周边环境,形成临海面开阔的景观与临山面隐蔽的景观,临海面设计开阔广场和镜面水池,体现“智者乐水”的设计思想,建筑立柱在水面之上,形成千帆竞渡的动势,也与海港中的帆船遥相呼应;



       临山面通过“玉如意”状的景观节点设计,形成幽静私密的贵宾出入口景观,寓意智者乐山、万事如意;两侧绿地作为从山到海的过渡,整体形成坐山观海的空间结构。




      (3)细节设计——材质与表达
      大面积的硬质广场采用了当地的常见的五莲红和鲁灰花岗岩,在前广场水池的设计上,结合帆船赛事停放帆船的要求和维护要求,设计黑色光面石材的镜面水池,与建筑形成映衬。



      贵宾出入口为满足行车要求设计了绿岛,绿岛中以取意崂山景观的松石组合形成入口的对景,绿岛外侧以水杉林和具有层次的灌木、花境形成背景,形成多层次的景观,同时也对周边建筑进行遮挡,营造私密的环境。



使用道具 举报

华工设计院

积分:28

私信

全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