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南京城墙博物馆改扩建工程

2020-09-21 发布
首页 / 设计类 3254 0 0

华工设计院

积分:28

私信

本帖最后由 华工设计院 于 2020-9-22 13:21 编辑


项目概况
       南京城墙博物馆位于南京市秦淮区老门东地区的边城1号,毗邻中华门瓮城,总用地面积688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作为中国古代城墙历史与文化的专题博物馆以及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展示地,建成后将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墙专题博物馆。建筑设计将博物馆作为呈现城墙的装置和体现城墙历史文化的艺术品。



设计思路
      景观设计定位为公共展台、城市开放空间、过渡带。即:                                

     (1)景观设计将外部空间打造为展示南京城墙的公共展台,结合建筑折返的坡道登高环目,得到全景的、沉浸式、有故事性的观览体验。
     (2)景观场地与建筑一道形成旧城区中的开放空间,为居民提供活动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3)景观作为大尺度瓮城及小尺度城区、室内展厅与真实城墙之间的过渡,使得博物馆能更好的融入城市空间。








      
设计延续“城墙”的元素,基于现有地形设计坡道及大面积的草坡,形成开放谦逊的景观空间。通过历史线索的引入,让人置身其中产生于城市历史产生的对话和共鸣,完成城墙功能的现代化演绎。      
       景观场地作为建筑的承托,与建筑立面的肌理形成呼应关系。地面以草地为主,屋面以铺装为主,通过统一的肌理,将建筑隐于大环境之中。在整体的横向肌理中,地面铺装深浅不同,与绿化相间,形成统一之中又富于变化的景观。


设计亮点
     (1)统一与差异
       场地以横向的线条为主要肌理,与建筑立面的竖线条相呼应,形成建筑的衬底。地面以绿化为主(绿化硬质比为7:3),屋面以硬质铺装为主(绿化硬质比为3:7),在肌理统一的前提下形成地面景观和屋顶景观的差异,通过材质的变化,引导人们登上屋面欣赏城墙与城市景观。



      (2)文化与生活
       依托主要道路及节点设置历史文化线,通过在铺地、座椅上刻字的方式,追忆南京城墙历史,结合眼前所见的城墙,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游览体验。


       屋顶延续地面肌理,以铺装为主。金属条纹勾勒南京城墙轮廓,形成游览序列的高潮,引导人们展望未来。通过护栏设置,形成空间和行走路线上的变化,登临平台,既可看到古城墙的样貌,又可观赏城市景观,形成景观的高潮。



      (3)开放与管理
       以绿篱限定出入口空间,在视线上形成博物馆与城墙之间的对望关系,同时又方便管理。临近建筑一侧根据地形设置跌级水池,与建筑立面形成呼应,映射城墙与周边的自然景观,同时作为建筑立面的围护,防止人们接近玻璃幕墙造成危险。


       建筑临近城墙一侧设置户外咖啡厅,可以摆放可移动家具,形成良好的户外空间。种植落叶乔木,既形成良好的林下空间,又富有季相变化,不遮挡博物馆内看城墙的视线。结合厨房防爆口设计山形的钢网雕塑,形成沈万三展览馆入口的对景。















02.jpg (214.33 KB, 下载次数: 549)

02.jpg

使用道具 举报

华工设计院

积分:28

私信

全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