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健广场位于广州北部白云山脚下,地块由最早期的货运场到装饰建材五金龙头市场并逐渐改造升级为涵盖商业办公、专业市场、居住、娱乐、文化活动、艺术展览、社区共享、公共花园等一体化的综合型服务社区,A/B栋建于展贸型商业空间盛行的2000年,作为五金建材商铺的主楼,是进入天健南入口的标志型建筑。其内部空间为典型传统的商业广场布局,以人流的主动线为轴,中轴采光,外侧环绕分支的次动线,动线两侧满布商业店铺。前区原广场较小,为入口前区的车行通道让出了很大的转弯空间,因无环境营造平时几乎空旷无人。随着零售业受到线上消费的冲击,市场业态发生巨大的转变,天健广场希望重塑南门入口的形象,改造升级A/B栋,挖掘原有建筑的使用潜力,打破原空间格局,重新划分区域,加入独特的新鲜元素,使之成为新型可租赁办公+零售展示+商业空间+社区活动一体化的办公展示综合体。
原建筑的形制与内外空间的秩序无疑是僵化且无趣的,如何破除僵化的空间秩序感觉,重新营造一个新型的共享社区交互环境是我们思考的一个重点。一种秩序侵入到原有的秩序并形成新的秩序,设计希望通过在原建筑内外空间介入了一序列人造抽象化艺术山体装置,藉此建立新的秩序。有序的山体装置瓦解了原来僵化的建筑空间形态,重塑总体空间的印象。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山体装置介入到原有的建筑空间,重新组织,装载并连接了新的时空,使人们的空间运动,参与,交互行为相互转译,形成一个全新的,立体的,多维度具有情感感知的空间。这些带有实验性的山体装置形态各异并相似重复,它们分别形成了场地新的记忆点,序列化的同时又暗示了整体系统的一致性,它们模糊了景观,建筑,室内,艺术装置的边界。
外广场是山体装置序列的起点,被定义为主入口的标志性节点,其外延被适当扩大,景观和交通被重新组织和梳理,打造成南门的大花园。广场的尺度被合理地控制,由半高的水池景观限定视线,一侧可观全入口区域,另一侧可望向花园小径,白天工作的人们在树下喝咖啡交谈,夜晚灯光亮起,这里是周边居民散步聊天的场所。
广场的边界由中间高两侧低的连续艺术折墙界定,与3米多高的水池山体同时成为内广场的背景,有效地隔离了 外部杂乱的环境和交通噪音,山体造型由不同体量的三角体连续变形构成,剪纸般抽象化的艺术折墙间断的穿插其中,让空间更加灵动,塑造出不同的活动区域与观景视角,同时也记录了树影的时间印记。
入口区域由几组大小各异的抽象山体组合而成,抽象山体均是由两个金属侧面和一个草坪面围合的三角体构成。草坪面的方向各不相同,通过草坪面的变化引导来自不同方向人流进入建筑的行径方式。V字形的雨篷浮在山体群之上,界定出人行入口和车行通道以及落客区,半透光天棚与镜面不锈钢天棚的设置,使入口空间光线斑驳,树影婆娑,风影摇曳,生机盎然。
隐喻了四季山体丰富变化的色彩被设计到装置序列里,景观化元素的设置结合中庭的自然光线,希望能赋予场地更多的自然属性,使人自觉本能地产生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联想。局部冲突的色彩,在唤起人们潜在情感的同时希望带来愉悦感。每个装置都是独立的山体景观,重复序列形成后,使人在里面游走时彷佛置身于画中的近景、中景、远景,层层叠叠,此山望彼山。不同洞口的设计形成空间里的各种借景,对景,框景,使人在空间里步移景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