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根据本地河道文化和传统文化结合当先亟待解决的问题——建筑垃圾,提炼出可镶嵌组合的多功能模块,从模块的角度,解决河流在面对汛期时,造成的泥沙堆积、河水倒灌、洪涝灾害等方面的问题,得出河流的“弹性空间”模块化韧性护案方法。 以对多功能模块的研究、分析,得出四种应用方式,一、场景营造,可作为场景的景观小品供人观赏。二、植物营造,以无边种植的方法在模块四周种植植物,将模块最大化的利用。三、雨水管理,通过模块将地面和河水过滤,并导流集中蓄水、储水、净化在可需要时将其利用。四、河岸基础,将模块用于河岸的基底建设,减缓河水冲击、利于泥沙堆积进行涵养水源,利于水生动植物的生长。 从一“小”见大,以“偏”概全,将模块化韧性理念运用于赤水市赤水河的景观设计应用中,并将场地分为三级区域,一级码头亲水区、二级游览区、三级休闲区,分别对应枯水期、正常水位、汛期三个阶段,枯水期和汛期,河岸成景,枯水期和正常水位游人可参与其中,游人成景中一员。“弹性空间”模块化韧性护案方法,对城市雨水、洪涝灾害提出一个韧性解决方案,为城市发展、城市排洪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应用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