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masher 于 2021-7-24 22:03 编辑
在面对疫情以及后疫情时代,长期隔离或高强度工作生活压力下公共健康成为了关注的热点,而景观更新改造在改善公共健康或在疫情突发时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开放街区空间作为居民日常接触的环境,对公共健康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本文重新考虑其对不同社会群体会有怎么样不同的疗愈效果。自从疫情爆发以来,各个领域都因此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而风景园林学科也正在重新思考景观在后疫情时代将作何改变,目前经过一些学者研究,风景园林在改善公共健康方面虽然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在应对突发的疫情和改善公共健康还处于不成熟阶段,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本文通过研究后疫情时期人们有哪些心理健康问题以及日常生活行为的改变,调查这些会对街道开放景观设计需求产生哪些影响,明确后疫情时期风景园林能做到哪些改进,从而对沈阳北通天街一段景观进行更新改造设计。通过对沈阳市北通天街进行了景观需求调研及一系列理论研究,进行需求分析与功能形式创新设计,探索在疫情影响下营造健康街道景观环境的途径与方法,并试图通过景观改造设计,引导人们产生积极健康的行为转变。最终提出引用疗愈性景观的概念对场地重新规划设计,使其更适应后疫情时代人们的生活需求,更好地改善人们的精神生活。 自从疫情爆发后,对公众健康造成了极大地伤害,公共健康也因此尤其受到关注,对此将其主要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非疫情时期,由于电子产品的崛起,人们不需要与别人沟通交流互动就可以完成自己想要完成的事情。导致现代人大部分都有社交恐惧症,不喜欢与别人交流,从而导致了现在很多年轻人有心理上的疾病。而且由于对电子产品的依赖,现代人不愿走出家门,从而缺乏体育锻炼造成肥胖等身体上的疾病。第二种,虽然我国已经进入后疫情时代,也正在倡导全民疫苗接种,但是还是会有小规模的疫情爆发,而一旦发生在自己生活城市的周围,不免提高警惕精神紧绷,进而产生社会焦虑情绪导致烦躁、抑郁、恐慌的心理;针对这系列健康问题,分散于人们日常生活中中小型绿地的景观设计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以人为本,将中小型绿地的改造成为更直接改善公共健康的关键。 疗愈景观 此次设计引入疗愈景观的理论,主要针对周边的居民(老人、儿童、上班族),在生理、心理以及方面进行研究,通过构建一套贯穿整个场地的里疗愈体系,改善各类人群的健康状态,提高城市景观品质。疗愈景观就是运用景观环境因素,针对不同的人群,能激发出积极的反应,创建能保持并促进健康的环境,比如通过创建小气候、创造于自然亲近接触的机会,打造更有利于健康的公共开放空间。 疗愈景观不应该只是针对身体或心理有缺陷的人群,而是对现在所有的健康状态的一个提升。此次新冠疫情的爆发,健康的观念深入人心,对现代风景园林学者有着更高的要求,要时刻以人为本,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还要深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需求等。 针对老人与儿童的健康理论分析 对老年人的影响 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退化,一些外界环境条件一旦有所变动,老年人这类群体便是最容易受到影响的此种情况下,而在此次疫情中老年人是患病率最高的群体。加强对老年群体的隔离是最为必要且有效的保护措施。但在长期高强度居家隔离下,非患病居家老人的心理健康状态首先发生变化,孤独、焦虑、敏感和情绪波动普遍存在,甚至出现心理问题反噬身体健康的情况。而对于这些问题,具有疗愈性的景观环境可以改善老年人焦虑、恐惧、孤寂、抑郁等心理问题,对老年人心理健康起到调适作用。 对儿童的影响 在这次新冠疫情中,由于认知水平比较低,抵抗力较差以及作为喜欢聚集的群体,儿童也是比较容易感染的群体。儿童多为爱动,然而由于疫情的影响,不免对其有所约束;再次由于儿童对于疫情并不了解,不会主动做防护工作,创建安全舒适的儿童友好型空间也是本次设计的目标。由于绿地空间不足,可以将中小型绿地空间中结合儿童活动的体验性空间。在满足儿童能够通过对自然的学习,增加其视、触、听、嗅等感知觉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