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万象归园,大美有形

2022-08-10 发布
首页 / 主题竞赛 2172 0 0

文艳萍

积分:30

私信

本帖最后由 文艳萍 于 2022-8-11 01:30 编辑

无象归园,大美有形

    “无象归园”的主张设计从当下的土地环境出发,挖掘与利用新民村场地环境(园)中存在无序抽象的微小设计要素,比如具体的场地、人、文化及社会等多要素的。“大美有形”是指美好理想的生活通过在地化设计可以得到有形具体的实现。设计围绕产业、文化、人与技术、发展的在地性等多个维度进行展开,在场地环境、建筑空间、人文要素与多元价值四个方面营造策略,最终实现空间与特色产业、自然环境、风土人情、民俗文化等共存的状态。
    后疫情时代在地化的乡村规划设计,以邻里生活空间为设计单元,布局有机农业,小型产业,绿化/生态园,休闲空间,文化场所环境(阅读、集会、党群)等多个维度的在地性设计,满足后疫情时代零通勤与邻通勤的需要(功能整合与景观营造)
    设计要点:把新民村原有的生活场景体验进行在地表达,体现出新民村特有的人文要素和精神文化。在地化基于土地环境从产业、文化、人与技术、发展的在地性等进行展开,设计策略从场地环境、建筑空间、人文要素、多元价值等方面着手。
    1场地环境指的是乡村场地的基地环境,它包括场地中的地势地貌、气候条件及场地中现存的特色景观资源等。这些元素不仅决定了乡村场所中建筑的存在形式、形态特征,也影响乡村场所的发展方向及整个乡村的空间肌理。因此,乡村场所的“在地性”设计,要从具有限制性的场所因子中深挖,并思考如何利用建筑来回应这些自然要素。
    2建筑空间指的是建筑落地过程中涉及到的建筑造型、周边肌理、文脉传承等相关建筑文化因素,规划设计中可利用相关元素使空间与建筑相辅相成。即注重与乡村场所空间的对话,立足于场地环境,将传统建筑风格与时代建筑风格有机结合,在融入场地周边肌理的前提下,使乡村建筑的在地性融入更加合理。
    3人文要素指的是与人的社会生活、精神文化相关的因素,在地语境下的设计注重村民生活场景体验、田园精神的打造和民俗文化的传承,这是在地性设计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下与其他形式的设计方案产生的最大不同,在乡村环境中显得更为独特。乡村场所的在地性表达应通过对场地精神的原生回应、场所空间的深度体验、场所建筑的历史记忆,实现人同环境、同历史、同记忆的对话交流,激发人们对乡村的认同感。
    4乡村的多元价值要求乡村场所的在地化不仅仅是景观建筑的在地化,还要通过场地环境的在地应答、建筑空间的在地融入及人文要素的在地表达,来发现、重估、输出乡村价值,通过培育发展“乡土文化、乡里物产、乡间收益、相聚生活”的乡村文化创意产业,通过不同类型的各个生产主体实现合作共赢,以发挥农村农业的多种功能与多重价值。

使用道具 举报

文艳萍

积分:30

私信

全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