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
郑州商代遗址是1950年发现的早期商代(前16-前13世纪)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一带。其中,城垣遗址周长约7公里,宫殿区遗址分布较广,是保存最为完好、最具历史文化价值的城垣遗址。是郑州商代遗址的一座城垣,用土筑成,平面呈长方形,剖面呈梯形,以土筑城。北城墙长约1692米,西城墙长约1700米,南、东城墙均为1870米,周长近7000米。东、南城墙大部分仍保留在地面上,城底宽20~30米,顶部宽5m以上,高约10m;城墙外有夯土外城墙若干段,城内有城外城垣。这座框架结构的建筑,在郑州商代遗址中,属于宫殿式建筑。 考古遗址公园能对文化内涵进行阐释,也能对文化价值进行彰显。遗址是中国各民族在各阶段遗留下来的遗存。这代表了中国各民族历史上最辉煌的成就、最灿烂的文明、最壮丽的事件。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也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是我国各民族在历史阶段遗存中的凝聚着一个国家和文明发展历程,蕴含着巨大的综合价值,是我们民族历史上最辉煌的成就。让人置身于经济之中,身临其境地观、感、悟,其目的在于重温历史、增长知识、净化心灵。 每一处大遗址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其价值可以依附于一方水土,而这种独特和独特又使大遗址成为无价之宝,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对于城市来说,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好似这样,这是一件非常值得期待的事情,真正成为“神神兼备”的文化之城、城市地标,古老与现代交相辉映,充分展现城市软实力。如果能对一定规模的遗址进行有效保护和展示,将对打破城市规划“千城一面”的形态、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大有裨益。带来了新机遇,也为全市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大遗址保护是当前形势下单一的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体现出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是一项事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工程。考古遗址公园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宝贵资源和动力,同时发挥了文化遗产的社会效益。在大遗址周围预留土地,为今后大遗址的保护工作创造条件。通过有序合理推进大遗址区域环境整治、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等工作,促进周边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创新点: 文明再现,用技术手段创新参观模式和展示方式,如“VR+互联网”和“AR、MR+现实”等。 实现遗址本体及周边环境虚拟性重建,打造充满趣味性的虚拟考古发掘,在实现多元化展示的同时避免对遗址真实性的破坏,让使用者在线上和线下都能够享受沉浸式体验,从视听层面增进对核心遗产价值阐释的认知与理解。 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国青铜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遗址公园景观元素设计创新青铜文化再利用原型从器形、纹饰等方面入手。在遗址公园的设计中,对原型在纹饰、造型等方面进行改造是最基本的创新手法。也许是与周围环境不太协调,遗址公园直接引用了一些青铜器上的纹饰。在保持原有印章、器型的基础上,对原有的模型进行改造,采用加减加工的方式,在起到较强文物保护作用的同时,使印章、器型与遗址公园的人文气息相符合,具有较强的文物保护价值。 不断挖掘青铜器造型、器型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在不违背历史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变革,这是创新的先决条件。使之既具有符合现代审美观念,又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商代文化氛围。从遗址中提取符号元素并演化意向,并在传统古人空间印象中营造场地的空间秩序和故事叙事,依托地域,历史及场所,感受通过自然的气质,营造更符合现代人生活方式展示为一体的历史互动性市民公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