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彭月 于 2024-6-20 01:31 编辑
传统村落作为传统人居环境营建的优秀典范,在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不断适应中,形成了与村民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特色村落空间,蕴含了人类生存智慧、民俗文化传统等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具有重要的文化遗产价值。然而,随着乡村城镇化和乡村旅游的发展,传统村落在生计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村落空间重构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传统村落空间特色的可持续发展和美丽乡村的建设步伐。有鉴于此,本文以典型湖湘传统村落张谷英村为研究对象,从生计变迁的角度出发,构建了一个涵盖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的研究框架,用以揭示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空间演变的内在规律,并提出响应时代发展的湖湘传统村落空间保护与景观活化策略,增强村落空间的当代适应性,实现历史建成环境的时代可持续发展和美丽乡村的建设。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 (1)根据经济发展和历史沿革的实际情况,张谷英村的生计变迁历程划分为传统农业主导时期(明清—1949年,1949—1978年),向非农化转变时期(1978—2010年),旅游转型时期(2010年至今)三个时期四个阶段。随着生计模式的转变,村民的生计策略由“农业型”走向“非农化”、“旅游化”,人均收入不断提高,产业结构重心逐渐由第一产业过渡至第三产业。 (2)受生计变迁的影响,张谷英村空间功能、形态和感知特征出现明显分化。①空间功能维度:生活功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扩建以及内化为旅游功能空间的过程,同时公共服务功能逐渐得到完善,村内的生活功能占比逐渐增加从1.451%增至4.839%;生产功能则经历了从传统农业生产到工商业发展、再到村内旅游经营以及生态保育的调整,其用地占比呈先增后减的趋势;生态功能主要经历了从生态保育转变为农业生产功能、再恢复为生态保育功能的两个阶段,其用地占比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②空间形态维度:宏观层面上,人居环境空间边界形态凹凸曲折的复杂程度经历了一个由变高到变低的过程;中观层面上,公共空间分维值从1.2805增至1.7883,公共空间结构的紧密程度逐渐提高,街巷网络的通达性经历了由降低到升高的变化过程;微观层面上,建筑肌理分维值由0.8365增长为1.2734,呈现出由紧密集中的线性分布逐渐向均匀阵列的态势转变。③空间感知维度:空间的易识别性经历了由降低到升高的演变过程,但可理解度整体上均小于临界值0.7,未达到理想水平。 (3)借助SLA可持续生计框架和DSR模型,构建出生计变迁下张谷英村空间演变的D-S-R分析框架,该框架表明:传统农业主导时期,农户生计依赖自然和物质资本,生产以农业为主,生活空间集中,生态空间良好,生活、生产、生态空间形成“核心—边缘”结构的空间格局,空间形态简单,空间可识别性较好。向非农化转变时期,集体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导致生产空间扩张,生态空间破碎,生活空间向村落周边扩张,村落空间形态边界逐渐复杂化,公共空间结构性增强,建筑肌理延伸迅速,并出现均质化倾向,但街巷网络通达性较低,同时空间可识别性降低。旅游转型时期,农户趋向兼旅和纯旅型生计策略,为了服务更多的游客,村落旅游用地增加,生态空间逐步恢复,空间形态边界趋于规整,公共空间结构呈现多核化,街巷网络通达性升高,建筑肌理愈发呈均质化分布,空间可识别性提高。在这个过程中,直接动力主要表现为政府的三农、生态和旅游政策对村落空间格局的宏观影响。间接动力则包括生计资本的加速作用和生态环境的承载作用等,使得村民产生不同的空间需求,进而主动性地改造村落空间。 (4)结合生计响应下的张谷英村空间实际情况以及村落生计模式转向综合性旅游区的趋势,从传承生态格局与山水田园风貌、激发村落空间景观资源新生活力、农文旅融合多元景观设计、将拓扑分析融入空间功能重组与结构优化四个方面,对生计转型响应下的湖湘传统村落提出了具体的空间保护与景观活化策略,实现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