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nicolas616

积分:46

私信

全部评论

1

主题

12

帖子

4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6
11#
 楼主| 发表于 2017-6-21 13:53:50 | 只看该作者
4.3主要创新点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立论的创新。前人对群落结构消除大气颗粒物的探讨多集中在植物群落结构配置(如乔灌草、乔草结构哪种效益更好)上,对于植物群落结构的参数如郁闭度、疏透度等具体的作用影响区间鲜有涉及,本文利用样地自身的代表性优势,除了分析植物群落结构配置消霾的能力差异外,还进一步分析了郁闭度和疏透度的作用区间,同时还分析了植物群落结构温湿调节效益对消霾能力的影响的组合作用区间,更加科学、合理、全面的揭示了植物消霾的影响因素,为以后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也为城市绿地(绿带)建设的植物配置等提供一定的参考。
(2)研究方法的创新。前人多选用excel表格或SPSS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本文则使用stata13对实验数据进行虚拟变量回归分析,得到显著性作用区间,比使用Excel更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前文也解释了虚拟变量如何提高模型精度避免实验数据中的离散数据影响,得出的数据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3)不同季节植物群落结构消除颗粒物能力研究分析。本研究在一年的时间段内针对植物群落消霾的生态效益进行研究,通过全面分析,探索不同季节消除PM2.5等颗粒物最佳群落结构,以及不同季节的最优郁闭度和疏透度区间,以便构建更加有效的既能满足消霾需求又能有一定景观价值的植物群落。
4.4展望
通过以上研究可看出秦淮新河百里风光带(燕西线段)内的不同植物群落结构对PM2.5等大气颗粒物具有不同程度的削减作用,能够改善空气质量,而气象因素和植物配置方式以及郁闭度、疏透度等指标均能显著影响城市绿地对颗粒物的削减能力。为完成以降低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为目标的城市绿地建设,应结合生态功能,选择适宜的树种、合理的配置方式和适宜的宽度或面积等,以期最大限度发挥其生态服务功能。
通过本文的研究结果以及目前国内外关于城市绿地(植物)与大气颗粒物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本人认为有以下发展方向:
(1)对于城市绿地如何调控颗粒物,对具体区域的颗粒物来源、浓度、化学组分影响以及绿地内部颗粒物的扩散规律和循环方式还可以进行更加系统、深入的研究。
(2)针对不同区域污染物成分以及距离污染源的距离,通过合理的选择树种并进行配置,营造有效削减颗粒物的城市绿地,并且根据具体地区情况针对性配置。例如,道路等污染源处于内部的地区,应当适当降低郁闭度和疏透度,以便于污染物扩散;而当处在城市防护林等地区,应当增加种植密度,阻挡外部污染进入城市内部,并且合理配置植物群落结构,保证一定的生物多样性。虽然以往的实验以及笔者的实验都证实了草坪对颗粒物的削减作用最低,但比裸地要好,因此城市绿地的养护管理也应当跟进,降低城市裸地数量,保证绿地的草坪覆盖率,并且保证一定的林下空间,促进颗粒物扩散交流和吸附。
(3)形成完善的城市绿地削减颗粒物能力的评价系统(指标)。城市绿地调控PM2.5的功能既包括植物的枝叶等直接吸纳和滞留PM2.5;又包括通过改变局部小气候而间接影响林内PM2.5浓度,从而改善空气质量。我们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有效提高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并将其生态效益直接转化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可吸入颗粒物不仅对人体有巨大危害,对社会生产、生活都有巨大的影响,城市绿地的削减能力越强,所产生的社会经济价值远大于自身的生态价值,因此,设计完善的城市绿地削减颗粒物能力评价系统,可以让我们更好的针对城市现有的绿地进行评价改进,从而提升绿地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2

帖子

4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6
12#
 楼主| 发表于 2017-6-27 10:26:3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2